在這次世界賽當中,有隊伍以無敵戰神之姿碾壓全組,不敗宣言以實施一半;有隊伍戴著強者光環,卻在最後角緊要關頭飲恨淘汰;有隊伍在狀態甚差,卻是愈戰愈勇,強力出線;也有隊伍跌破眾人眼鏡,以小蝦米的力量扳倒大鯨魚,讓觀眾剎那間為之瘋狂。
二部曲我們將回顧參加世界賽的十六支隊伍,到底他們的表現是不負眾望?或是不如預期?又或是超出期望?
如果還沒有讀過Part 1瞭解說Reazony 所推薦的比賽,歡迎點此
A組
Samsung White
Samsung White 大概是這次來世界賽中三支韓國隊伍中大家最為熟悉的,去年他們在台港澳總決賽時曾經和台灣明星隊打過表演賽,也是S3世界賽最受人矚目的隊伍。
去年世界賽仍為Ozone的他們太過自大、輕看所有對手,最後因無法從小組賽出線而飲恨離開。今年已改名為White的他們,仍有四個原本陣容的選手,在來這次世界賽之前,他們說過不會再犯去年的錯誤,而他們也在小組賽以6-0完美成績出線。
這一次的Samsung White 是最有機會奪冠的隊伍。他們的優點在於極度良好的視野以及溝通能力,使他們在執行工作上非常精準。他們不管視野、會戰、調位上,都是經過非常詳細溝通而完成。
今年OGN的春季和夏季時,事實上White 就已經有頂尖隊伍的模樣出現,但往往都在四強賽遇到姊妹隊Blue 阻擋他們的封冠之路。由於是姊妹隊,對他們的瞭解極深,所以往往能夠找到其他隊伍不知道的弱點。
在這一次小組賽,他們並沒有展現任何真正實力,事實上他們在小組賽大多場次仍有明顯在「享樂」,而且許多著名角色如Looper 的蒙多、DanDy 的雷葛爾、以及PawN 的傑西都沒出現,讓人無法想像他們真正的實力到底有多深。
這次Samsung White 跟Samsung Blue 極有可能又在四強賽相遇,但就Blue 的說法,近來他們在團練中都沒辦法打贏White (當然,Blue也是出了名的團練表現極度差),而許多專家也相信White 這次能夠克服「藍色魔咒」。
Edward Gaming
EDG 以中國第一種子的身分來到世界賽,各界對他們都有非常大的期望,他們的5v5會戰能力以及ADC那美的走位成為眾人焦點。很可惜的是,他們這次的表現並不如大家想像的恐怖,甚至因輸給AHQ一次而被認為這是一支完全被高估的隊伍。
關於這點,onGamers 的Kelsey Moser 及其他對中國特別了解的西方圈內人讓我瞭解ㄧ些背景(請勿因為他們是西方人就覺得對中國不瞭解,他們對中國的熱情可是極深的),其中包括EDG 的插眼能力和他們「想不想」認真打有關,那美帶病上場,另外也說明在BO1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例如說可以在LPL贏OMG,卻也能輸給YG),最後也提到他們事實上在BO3-BO5這種需要適應的賽制比較厲害。
E-Sports Heaven 的Drexxin 多次表示這次是他看過那美打過的賽事中最差的一次,當然這也是以那美本身該具有的高標準來說。
另外EDG的教練Aaron也曾說過類似說,他們在小組賽做的準備並不會特多,意指本來就有自信可以從小組出線,也是為什麼在最後幾天早就開始研究B組的隊伍(因為在八強會碰上B組),當然AHQ也證明不能隨意小看他們,EDG也嚇的出冷汗。
如果有聽過我先前Vlog的人,會知道我認為那美是第一ADC,直到現在我仍這麼覺得,因為他過去幾年的成績已經足以證明他的成就,而最近的區域賽和夏季賽也都看得到他的走位有多麼厲害,這次世界賽我也認為只有以他的標準來說才算差。
中國隊伍有個問題,就是他們的心理素質不夠強硬,容易受情緒影響,而這方面他們並沒有一個心理師去做調整,所以我不確定他們現在的情緒會是如何。依據這些圈內人所說,他們認為在八強賽之後的EDG會跟小組賽完全不同的表現。
對個人而言,雖然我不能說是「中國專家」,但就我所看到的所有比賽中,這次的EDG真是我看過表現最差的。我個人思考一番,EDG的風格在國際上可能會吃虧了。過去我們在討論EDG時少說了他們的風格在國際上打會如何,因為在中國境內雖然已經有改變的趨向,但仍是以會戰為主,也是為什麼EDG在中國能夠如魚得水。
EDG前期偏弱、對巴龍控制極佳、靠後期會戰打勝的風格,如果被敵人抓住前期,打出過大的優勢,又或者是像White 一樣死不打5v5會戰,其實優缺點特別突出,也是為什麼我認為他們在遇到不同風格上,就算是理論上比較弱的隊伍,也有很大的敗場機會,不過我還是很期待他們在Bracket Stage 的表現。
AHQ e-Sports Club
AHQ 這次其實獲得不少西方粉絲,畢竟他們在EDG那一戰真的狠精彩,但我們仍要談論他們整體表現。就目前看來,AHQ其實有超出我的期待一些,比較令我驚訝的是小峰的表現,可能是角色問題,但是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他的能力在世界舞台上可能會很吃虧,這一次AHQ證明說他們的練習是有成果的,但也只限於操作。
AHQ的努力是有成果的,他們把中路半圓之內的單抓風格練得極致,但在現在這個換線頻繁的Meta,AHQ仍在換線上有很大的問題。換線主要是根據現況去做判斷,這一點都不好教,也一點都不好學,這是所有教練都能夠深刻體會的。
訓練換線,必須要有教練去做出流程表說明遇到A情況可做B或C選項、由選手謹記在心中、並且融會貫通於比賽中。每一部分都必須達到非常高的標準才行,事實上大部分隊伍在這方面都很差(Cloud 9 跟韓國隊伍才比較熟悉),所以沒辦法短時間內訓練而成完全可以理解。
雖然AHQ沒得出線,卻也在那剎那間燃起大家的熱情,而現在的問題在於他們的未來該如何走。在最後的加賽,其實並不只是黑牛不買鞋(當然身為金克斯還是必須買鞋),又或者是Naz死不到下路,事實上在更前面就處於劣勢,其中包括在知道對手是布朗姆的情況下仍選雷歐娜,又或者沒有適時的選擇換線,有很多操作以外的事情若做深刻考慮,其實有機會的,這也是AHQ未來可能會注重的部分。
Dark Passage
Dark Passage 事實上就是以一支最沒人關心的隊伍來到世界賽。Dark Passage 事實上在來到世界賽之前就沒有什麼練習對象,所以他們當時就在歐服的戰隊積分打,而且成績一點都不理想。當時他們被某個戰隊打到爆炸,而那某個戰隊又被Gamers2 (Ocelote 的隊伍)打到爆炸,而Gamers2 又沒辦法進入EU LCS,從此就可以看出Dark Passage 跟其他隊伍實際上的差距有多大。
曾有人說他們的ADC應該是很不錯的,因為他是土耳其的第一人,不過呢,那也只是在土耳其而已(笑)。他們的表現並沒有超出預期,也沒有讓人覺得表現不如預期,完完全全就是按照他們本身的水準去打的。根據現狀,他們已經開始在做一些陣容上的調整,相信他們能夠將這些在世界賽所學到的經驗帶回到土耳其,讓土耳其的隊伍繼續發展。
B組
Team Solo Mid
TSM這次的表現其實超乎我的預期,這絕對是他們的教練、分析師、以及選手各自合作的功勞。想想他們最大的資產肯定是Lustboy,因為Lustboy 將他在OGN長達八季的經驗帶過來,以北美來說他的操作是頂尖的,而他也是最能夠執行教練Locodoco 想法的人。
這次小組賽除了Bjergsen 以外,真的可以看到Lustboy 如何帶領視野,也可以看到Dyrus 真的將他的一切都交上,以往他都有在關鍵時刻過度緊張而打不好的情況,但這次卻沒有這點問題,非常令人欣賞。
TSM根據Locodoco 的說法,其實他們的成績不錯,而他們的分析師Dylan 貌似也因為這些團練而學到很多。事實上,我認為TSM的風格跟TPA有些相像,打的比較注重塔的風格,不過這兩隊也同時並沒有特別會換線。
TSM的個人實力都不錯,這一次他們不管是視野或是對於力峰的敏感度顯然高了許多,但是持續下去有幾個隱憂,其中包括對線不如人、只能玩砲娘的WildTurtle,他在B組時的表現明顯不如其他ADC,而他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Imp 和Mata 的雙人組,在小組賽最後幾場Amazing 都必須待在下路幫WildTurtle吃兵,遠遠限制他們能夠對付Samsung Blue 的方式。
另外他們的教練和分析師雖為不錯,但是不管是這次小組賽或是NA LCS都出現一樣的問題,那就是他們若是比賽情況跟一開始計劃的不同、發生了變化,他們沒有很好的適應能力,雖然場次與場次之間Locodoco 可以跑去選手身邊討論比賽,但是他們沒能在比賽中間就找出方法適應變化就是一大隱憂。
Star Horn Royal Club
皇族在小組賽的表現證明一件事情,他們的操作能力真的非常強。他們在前期打得非常積極,就像之前所說,他們前期的重點都放在下路。Uzi 和Zero 證明了他們的對線能力真的是中國頂尖,打得非常兇,同一時間inSec 也都是環繞在下路附近,所以千萬別以為能夠輕鬆Gank 成功。
在這次小組賽他們也證明一件事情,他們的視野真的是極度的弱。根據onGamers 最新數據指出,皇族是十六支隊伍之中視野控制最弱的隊伍,比Dark Passage 還要差。
他們常常在沒有視野的情況下仍想開戰,甚至因為溝通上的問題,開戰的時機時好時壞,很難控制,只能確認若說開戰,就真的會全體開戰,也就是說只要操作不輸人,事實上常常被開戰的隊伍也能到找到先天的優勢。
再來,根據China Talk 幾位專家說法,皇族在中國並沒有這麼吃香,事實上許多人已經習慣他們的風格,所以Uzi 事實上在中國境內並沒有辦法打的這麼輕鬆,另外他們也說EDG 跟現在的皇族並沒有打過真正的BO5,但是EDG在過去的成績中表現出他們在BO系列中適應能力較佳,也因此他們全都看好EDG 能夠在八強打敗皇族。
Taipei Assassins
TPA這次的表現其實比AHQ還要預料之內。我在B組時就一直說,會預測他們獲勝,一部份是對於他們教練的欣賞以及他們的進步程度,另一部分是情感上的支持,這就好像我雖然預測說EDG會打敗AHQ,但是看到AHQ打出種種精彩Play 難免會激情和興奮。
TPA在GPL 夏季冠軍賽時3-0獲勝,但太多人一直把這系列賽說成是"輕鬆橫掃",連西方圈內人也一度被這幻象給迷住,然而如果你是當天有在我開實況講評比賽的50人之一(抱歉沒有VOD),你就會記得我當天一直講說TPA 連連優勢推得不夠積極,我也說過這會是他們最大的隱憂,而另外一個隱憂就是紅眼(當時沒記錯最早是18分才下紅眼)。
我會做賭注,是因為我看到Najin 教練團成功將隊伍整型,包括Najin White Shield 和TPA都是成功的例子。
不過,這事實上並不夠實際,因為這要隊伍能夠看出自己的陣容是甚麼陣容,力峰期為何,甚麼出裝方式跟技能點法該做甚麼事情,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要建立起這樣的溝通系統一點都不容易。
TPA在這幾場的表現,事實上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有被「教導」該做甚麼事情,但是缺在不知道怎麼執行,最大的例子便是買了一堆眼卻不知道該往哪插或往哪清等等,如何將教練所教的事情慢慢養成習慣,而在比賽中可以執行,是TPA往後的課題。
SK Gaming
撇去所有歧視事件,SK Gaming 事實上是一支很強的隊伍。看到他們有Svenskeren 之後的表現(他回來的第一場只能算是在重新找回配合度),不禁讓人去想如果SK 沒有發生過這些事情,那他們的成績到底會有多亮眼?
根據我所知,SK 的團練成績事實上很好,許多圈內人也認同他們其實是真正的歐洲第二隊。SK 在季後賽時,於四強賽讓Alliance 打的極度辛苦,相反Fnatic 沒有同樣的影響力,也是為什麼他們被認為是真正的第二隊。
他們的成功主要重點是在如何調位,而Svenskeren 作為JG,影響地圖最大的位置,卻在前三場沒得上場。
在來到世界賽之前,有些歐洲選手、包括他們自家人,都會說Fredy122 其實在歐洲是前二的上路,絕對不可以小看,而這一次世界賽他們也證明說為什麼Fredy122 會被這樣高捧,他就連使用蒙多都幾近Carry 程度,且離他在歐洲比賽時明顯更積極,只可惜沒得看他的奈德莉跟厄薩斯。
SK 這次回去後真正首要解決的並不是Gameplay 上的問題,而是他們選手的心理素質。說實話,他們是歐洲少數有心理師的隊伍,而且很早就簽下了,很明顯他們在比賽中的心態有所改變,但心理師不應該只有針對這部分,而是包括怎麼調整選手平時的表現,防止像Svenskeren 再次犯這種錯誤。
C組
Samsung Blue
Samsung Blue 是一支容易被人誤會的隊伍,當大家看到他們並不如Samsung White 一般「用噁心操作」碾壓對手時,瞬間就認為Samsung Blue 的實力很弱,但這事實上是因為大家對他們根本不瞭解。
事實上,Samsung Blue 的對線期本身是弱的,他們在OGN春季會這麼強勢,是因為當時的Meta 幾乎每場都會換線,上路幾乎沒地方可以農兵,而Samsung Blue 最厲害的就是找到資源給Acorn,並利用上路的差距在中後期去做事情。
他們的對線期偏農、保守,讓Spirit 專注反野和反Gank,並且在中後期運用調位去找到資源及開戰機會。這支隊伍雖然對線不強,但跟EDG一樣,他們在會戰的執行能力才是真正厲害,不過這次他們獲勝的場次多半靠著換線取得經驗領先就能獲勝。
Blue 領先全世界的,就是換線及調位,所以你真正要看的並不是他們對線期時的精彩操作,而是多看小地圖,看看他們是怎麼取得比對手更多的金錢跟經驗。他們也是在世界賽中第一支用調線壓垮藍寶的隊伍。
提醒一下,很多人認為藍寶不需要太多裝備,所以提早去住他/幫他不是重點,但事實上藍寶在正確時間點(中期)拿到雙法穿裝(面具加上法穿鞋)非常重要,如果稍有延後,這段空窗期就是敵人到處肆虐的時間,也是為什麼當初Looper 第一次拿出藍寶時,以及Acorn拿出藍寶時,兩隊的JG都很注重上路的原因。
這一次的Blue,其實表現跟他們在韓國時有差別,但是在韓國時大家都是一次準備一個對手,所以準備工作較為完善,但在這種一次要準備眾多對手的BO1比賽中,其實韓國隊伍都會比較吃虧一些。
個人認為,在來到可以做完善準備工作的BO5,加上他們不需要隱藏東西(其實三隊都有隱藏東西的傾向),所以我認為到了八強賽會看到完全不一樣的Blue。
Fnatic
Fnatic 這次的表現其實不如大家所想,他們就像是以前的M5/Gambit,大家都相信他們只要來到季後賽,或是關鍵時刻,就會變得特別強,也是為什麼他們能夠連續拿下三次EU LCS 的冠軍,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可能沒辦法持續這樣,因為這遊戲不僅僅是靠著情緒和感情在拼,而是更加深入的知識,包括如何調位、運用視野、操作壓力等。
Fnatic 的個人實力都很好,而且在中期的清理視野以及單抓能力都非常強,但是他們不注重塔的調位方式會讓他們有很多獲勝機會卻白白放棄,尤其又讓Rekkles 在邊線農兵,這些都是調位上的失誤。
當然,如果我們論操作,Rekkles 真的有在持續進步,而大家也都有看到他在輸的時候難過而泣的樣子,他是真的為了勝利而努力來到這裡的。
未來Fnatic 要做的就是要研究換線跟調位,因為他們明顯在這兩方面缺乏,但是選手陣容方面,除非有很嚴重的影響氣氛問題或是不肯跟隊友合作,不然反而不太需要換。這是一支非常有潛力的隊伍,只是還沒有得到長期良好的訓練。
OMG
這要怎麼說呢,我當初賭他們會出線,就是在賭Gogoing 和cooL 能夠出來Carry,而事實證明他們真能Carry,但是事實是,他們全程都是4打5。
達七(DaDa777),是我看職業比賽這麼久以來,第一次看到的奇蹟。我從來沒有看過一個人可以招放的這麼差,大絕、勾、泡泡等等技能都只有10%以下的命中率,事實上,他的娜米空大或許可以拍成一個「特輯」,畢竟他的娜米大絕太神奇,人家聖經人物摩斯是以神力撥開海水,他是用海浪把人群左右撥開,真是太奇特。
關於OMG不用諾夏(Cloud,非常好的輔助選手)而用達七是個謎。公開聲明是說諾夏跟其他人,尤其是傘皇(San) 和靈藥(LoveLing) 容易有爭執,所以不得不把他換下。各種在論壇的謠言指出種種可能性,甚至有人說是因為達七的父親是贊助商才能上先發的。
根據China Talk 的專家們說法是,論壇上的種種謠言畢竟沒有實際證據,不需要採信。他們解釋道,事實上諾夏是有可能會有爭執的,畢竟他的實力和才能很高,卻要跟一個對線不怎麼樣的ADC一起打,靈藥又對該如何贏比賽比較有主見,所以有可能會有這些方面的爭執,也就是說可能要達七的就是份情感。
甚至,這貌似不是他們教練的決定,而是整個隊伍的決定,但這同時也讓大家不得不考慮,到底這「友誼」是否大於「奪冠的機會」呢?當然,由於謠言過多,所以Kelsey Moser 曾強調過他沒辦法完全確認實情,所以我們只期待更多消息。
回到Gameplay,除去會讓比賽變成4打5甚至4打6的達七不說,任何隊伍都不應該小看大哥(Gogoing) 和無狀態(cooL),因為這兩人的Carry 能力真的太神了。如果大家有看Part 1 OMG 對上Fnatic 的那場比賽,如果不是大哥跟無狀態懂的怎麼在那極限下打會戰,我還真不知道他們要怎麼獲勝。
千萬不要拿大哥的雷茲跟皇族的可樂以及EDG的Koro1 比較,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無狀態則仍非常擅長單抓,只要靈藥狀態好,他們兩個的配合還真的無話可說。
OMG現在最大的問題,其實真的是輔助,再來就是對於調線的反應。因為他們不是一支懂的如何分推的隊伍,好幾場明明可以分推的情況,大哥都只會跟隊友走在一起,相反地Najin White Shield 是特別會操縱兵線的隊伍,剛剛好剋制OMG的風格,這也是為什麼我對OMG 對上Najin White Shield,怎麼樣也無法看好OMG。
不過說真的,換個輔助吧。
LMQ
LMQ 這次的表現如曇花一現,在剛開始的兩場比賽打出我看過最好的兩場比賽,也在第二天開始那實力就消失了。起初,他們在那兩場時有兩個改變讓我驚訝。
第一點是他們的會戰組織能力,以前的他們雖然也很愛會戰,但卻都是以單抓陣容去打5v5會戰,事實上不怎麼理想,不過來到世界賽後,不僅他們選出不錯的陣容,更是他們在分配工作上貌似有所改進。
另外一點就是他們的ADC Vasili,Vasili 其實是一個常常走位失誤的ADC,他可能會想像Uzi 一樣閃現/跳進戰場殺人,只是跟WildTurtle 一樣跳的太前面而死亡,不過現在這樣的傾向越來越少了。
真對打贏LMQ和Fnatic,其實Kelsey Moser 指出一個很有趣的數據,這兩支隊伍就跟以前的Gambit 一樣,來到一個大賽事,通常在前幾場都會表現的很差,就好像需要暖身一樣,而後才拿的出真正實力,也就是說Fnatic 和OMG 剛開始幾場表現失常是完全「正常」的。
LMQ 在之後的比賽就漸漸浮現他們的問題,一支非常極端的隊伍,說到底就是一直打會戰,如果落後了也是一直想開戰,如果領先了也是一直想開戰,這個即是強項亦是弱點的特點,在面對C組的其他強隊時,不斷被換線、或者被單抓、或者被引誘,這也是他們之後需要注重的課題。
現在的他們有前Jin Air 的教練來執教,名為Fly,或者是Ensnare,在S5時也會跟著LMQ 來到北美打LCS。另外傳聞說有幾人可能考慮在退休的情況,目前還沒有定局,不過如果真有人離開LMQ,因為Riot 現在限制外籍選手數量的新規定,他們只能找當地的選手,而不能重新從國外(包含台中韓歐) 進口人。
D組
KaBuM! e-Sports
KaBuM! e-eSports 其實並不是巴西本來的明星隊伍,一直以來都是paiN Gaming 和新起的Keyd,而KaBuM! 直到最近的季賽都只有中庸成績,但是在經過幾次換人之後,力爭上游,才來到世界賽的。
這一次世界賽我對他們的印象稍有改觀,因為他們其實對比賽該如何進行有大概的瞭解,不管是視野(比一些隊伍還要好) 或者是調位都不錯(起碼跟Dark Passage 比起來),並且在對線上其實並不會輸給其他同組隊伍,種種跡象讓我相信他們的潛力其實不小。
他們的大問題在於中後期進行調位時的執行能力,包括小操作到細節處理(眼睛該擺在草叢的哪個位置) 都稍嫌不足,但整體上我很期待他們的成長。
KaBuM! 貌似是一個巴西賣電競產品的網站,也因為這次去世界賽大大增加他們網站的流量,雖然有些人覺得外卡隊伍不應該出現,但這樣卻能夠保持各區隊伍的生機,個人覺得還是不錯的。未來,我們也會變得不能小看巴西等外卡隊伍了。
Najin White Shield
Najin White Shield 是我這次世界賽中最支持的隊伍,因為他們長久以來的改變我個人都看在眼裡。從春季把Watch 從Black Sword 換到White Shield 之後,這支隊伍開始在對上Prime Optimus 的時候第一次展露出他們對兵線的操縱能力,以根本不可能獲勝的陣容,單單靠著分推、操縱兵線、施予巴龍合適也壓力獲勝。
在春季初頭,可以看到Najin White Shield 當時以極端塔奪為出名,Ggoong 會用奈德莉(還未重製)或是勒布朗來控制中路,讓Save 以希瓦娜去分推,打敗了眾多對手。
但是到中半段,他們發現不能夠只能靠一種類型的陣容繼續走下去,所以他們開始增加了單抓陣容,這也是Zefa 努力練起老鼠的起頭。
到冠軍賽時,大家都為Shield 感到興奮,因為他們過關斬將,尤其Save 被捧的最高,甚至用龍女從側翼切入陣容的招式,都以Save 命名。
可惜來到春季冠軍賽時,Save 只能玩Jax 和龍女等Carry 上路的問題被Samsung Blue 以精密的研究找出弱點,並且從這點去進攻,也是自春季奪冠失利之後他們發現有英雄池過小的問題。
來到夏季,他們開始修正Save 的英雄池問題,Save 不僅還保有原本使用龍女跟Jax的實力,雷茲、酒桶等角色也都開始會用,只可惜Ggoong 的勒布朗和奈德莉在這時突然從中路消失,Shield 也因此沒辦法從八強出線。
直到冒泡賽時,Ggoong 重新找到新的英雄池,Save 的能力更加精湛,甚至連一直以來操作平平、常常死的Watch 何走為特爛的Zefa 都大有進步,也是因為這樣而被高捧。
Najin White Shield 可以說是這次最被高捧的隊伍,包括我自己。在冒泡賽時,他們的表現非常突出,最主要是Watch 和Zefa 在冒泡賽中的三個BO5 打得非常出色,同時也看到Ggoong 角色池的擴增以及GorillA 帶起的珍娜風,讓所有的Najin 粉都高興得要死。
來到世界賽,他們最大的問題就是,是否能夠在世界賽也有同樣的表現? 要知道他們在冒泡賽時的表現已經是他們成立以來的巔峰,不僅是能夠保留原有的運用兵線獲取勝利,同時也把他們的單抓能力完整化。
可惜的是,那個令人興奮的Najin White Shield 並沒有在小組賽出現。我們不確定是缺乏國際經驗、在藏東西、又或者是被打回原形,但是這些比賽中Watch 跟Zefa 的表現已經不如冒泡賽時的樣子,回到他們一直以來的平庸實力。
我們不知道Najin White Shield 是不是能夠在八強之後又像在冒泡賽那樣神氣,到底哪個Watch 和Zefa 出現將會是決定這次BO5的巨大關鍵。
Alliance
Alliance 是一支擁有不錯才能的隊伍,要知道他們的教練事實上不怎麼看OGN,Alliance 卻仍能保持在歐洲第一,這的確說明了他們這支隊伍的潛力有多深。
他們這次的表現有好有壞,好的時候每件事情都做的正確,包括在有優勢的時候保持視野以作推進,但在壞的時候竟然連溝通上都會出問題,就像是對上KaBuM! e-Sports 的那一場比賽一樣。
Alliance 的角色池在這次小組賽明顯成為弱點,例如說Ban 掉牛、茂凱和伊瑞莉亞,Wickd 可以在不選雷茲、奈德莉的情況下選擇凱爾,並且每個凱爾大絕都放的極度的差。
Alliance 其實表現的比我想像中的差。他們大多場數的眼睛事實上很不夠,對上Najin White Shield 的第一場比賽,雖然Alliance 有很大的領先,卻因為佈置的視野不足而持續被抓。
Alliance 似乎也很相信自己的能力,包括輔助出裝順序大有問題,又或者是因角色池小而選非Meta 角色,想要Cheese 對手(拉姆斯JG)。
Alliance 在輸給Najin White Shield 之後,在視野上大有進步,也是因為這點才有辦法在第二次面對Najin White Shield 時打出完美比賽,但他們是否真正「自然性」的做到這些,又或者是只是硬逼自己記住且過一段時間可能又忘記,就不一定了。
Cloud 9
Cloud 9 這一次的表現非常精彩,比起在NA LCS 冠軍賽時的Cloud 9強上許多,他們在韓國設置的訓練營真的大有幫助。在NA LCS 冠軍賽時,Cloud 9 所禁行的換線很簡單,讓ADC獨自一人去線上,並讓輔助跟著雙JG走,所以變成上路有ADC、中路有MID、剩下三人在野區遊走,順勢陪著TOP到下路農兵。
他們的換線方式一成不變,也是他們最後被TSM打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當時TSM經過幾次討論終於找到方式應付這方式。
事實上,他們在NA LCS夏季季賽不像過去那樣稱霸,除了競爭力增強以外,雙JG的換線Meta 也大大傷到他們,因為當時的Cloud 9 貌似就很難找到方式給Balls 足夠的資源成長。
這一次從韓國結束訓練營之後,Cloud 9 的換線變得非常有彈性,在我之前介紹換線知識時,有提到現在的換線過於複雜,多半需要選手根據當下情況創出新的應變方式,在NA LCS的Cloud 9 並沒有辦法這樣做,可是現在的Cloud 9 我反而有自信他們能夠適應不同的變化。
他們的進步令人難以解釋,雖然他們的操作也是有進步,但比起來他們對於換線、調位上的理解才是真正有質的改變。可以仔細回想我在Part 1 提到最後Cloud 9 對上Najin White Shield 的比賽,到了最後往往都是在比較如何運用兵線,這並不一定是Shield 打的差,反而是Cloud 9 在調位上的判斷變得非常厲害,讓我非常欣賞。
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是Samsung Blue,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兩支隊伍的風格有些相像,同樣重點不在對線期,同樣都可以做好的換線、注重中後期的調位,並且很會找正確的力峰時間點做5v5會戰(Cloud 9 有很大的成功點就是在正確的力峰期去打龍戰,也是為什麼他們剛開始會給人一種會戰很強的錯覺)。
同樣會想讓上路成長,同樣有注重反野的JG,同樣有注重保命的ADC,同樣有到處遊走的輔助,只差Dade 是注重於會戰、而Hai 是注重於遊走。
雖然個人會更想看Cloud 9 對上Najin White Shield 的BO5,但對上Samsung Blue 我想也會令人相當享受。
後語
Part 3 預計在禮拜四半夜到禮拜五早上之間出品,如果讀過這篇之後有任何問題或想法,可以私訊我,絕對會在有空閒時回答。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值得分享,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們,並且給Reazony 粉絲團按讚。
圖源: lolesports.com